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微电网运行的基本原则、运行模式、调度管理、保护与控制、能量管理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包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系统的运行管理,其他类型的微电网可参照执行。
Title:Microgrid - Part 2: Operation Guidelines for Microgrid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NBT 10149-2019《微电网 第2部分:微电网运行导则》的核心原则下,通过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可以为微电网的运行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经济性。以下是基于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根据负荷变化和能源供应情况,采用智能算法动态切换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并网或孤岛模式),以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
优化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策略,在低电价时段充电,在高电价时段放电,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结合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形式,通过协调控制实现能源互补,减少单一能源依赖,提高系统稳定性。
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预测模型,实时监测微电网运行状态,并预测未来负荷和能源供应,提前调整运行计划。
对分布式能源接入点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其在不影响整体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参与微电网运行。
根据不同场景需求,灵活调整备用电源的启动阈值和运行时长,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构建多层次的通信网络架构,确保在局部故障情况下仍能维持微电网的正常运行。
建立用户侧需求响应机制,通过激励措施引导用户在高峰时段减少用电,平衡供需关系。
基于设备运行数据,采用预测性维护策略,避免过度维护导致的成本增加,同时确保设备可靠性。
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运行策略,寻找碳排放最小化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