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构)筑物在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阶段的技术监督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构)筑物的技术监督管理。
Title:Technical Supervision Code for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of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K5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CEEMA 01188-2023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构)筑物技术监督规程》中关于“抗震设计”要求的变化,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较于旧版标准,《TCEEMA 01188-2023》对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构)筑物的抗震设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版标准明确指出,所有建(构)筑物的设计应基于场地地震动参数,并且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和取值范围的规定;二是首次引入了竖向地震作用的设计准则。
以某新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为例,该站址位于地震烈度为7度的区域。根据新版标准,首先需要通过地质勘察确定场地类别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假设场地类别为II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则依据GB 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水平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设定为0.08,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βmax设定为0.04。接着,按照结构自振周期T来调整地震影响系数,当T≤0.25s时,取α=αmax;当0.25s 此外,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合理选择建筑材料,确保构件具有足够的延性和承载力;二是加强关键部位如基础、柱脚等节点构造措施;三是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TCEEMA 01188-2023》通过细化抗震设计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构)筑物的安全性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设计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