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防尘措施的分级除尘效率的测定方法,包括测试条件、设备要求、采样和计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煤矿井下及地面相关防尘设施的除尘效率评价。
Title:Graded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Measurement Method for Dust Prevention Measures in Coal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2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煤矿作业中,粉尘污染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了保障矿工的健康和提升生产环境的安全性,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尘措施显得尤为重要。MTT 712-1997标准正是针对煤矿防尘措施中的分级除尘效率及其测定方法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这一标准不仅为煤矿企业的防尘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可量化的参考。
首先,分级除尘效率是衡量防尘措施效果的核心指标。它指的是在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粉尘被有效去除的比例。根据MTT 712-1997的规定,分级除尘效率需要通过实验测定,以确保防尘设备的实际性能符合预期目标。例如,在煤矿作业中,粉尘颗粒通常分为几个粒径区间,如小于5微米、5至10微米以及大于10微米。不同的除尘设备对这些不同粒径的粉尘具有不同的处理能力,因此分级除尘效率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设备的实际效能。
其次,测定方法是实现分级除尘效率的关键步骤。MTT 712-1997标准规定了多种测定方法,包括滤膜捕集法、光学粒子计数法等。其中,滤膜捕集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定手段,通过在除尘设备前后分别采集粉尘样本,然后称重计算除尘效率。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直观,但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下可能存在误差。相比之下,光学粒子计数法则利用激光散射原理实时监测粉尘浓度变化,适合动态环境下的测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标准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进行说明。某煤矿企业在引入新型除尘设备后,按照MTT 712-1997的要求对其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设备对粒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除尘效率达到95%,而对粒径大于10微米的粉尘除尘效率接近100%。这一成绩表明,该设备在呼吸性粉尘治理方面表现优异,显著改善了矿井内的空气质量。
综上所述,MTT 712-1997标准为煤矿防尘措施的分级除尘效率及测定方法提供了科学指导。通过合理选择测定方法并优化防尘设备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煤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保护矿工健康,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标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以应对更加复杂的煤矿作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