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炉喷吹用晋城矿务局煤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高炉喷吹用晋城矿务局煤的质量控制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Jincheng Coal Used in Blast Furnace Injection (MTT 613.2-1996)
中国标准分类号:F1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MTT 613.2-1996 是一项关于高炉喷吹用煤的技术标准,主要用于规范晋城矿务局生产的喷吹煤质量要求。以下是与该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MTT 613.2-1996 标准规定了用于高炉喷吹的煤的技术要求,包括煤的灰分、挥发分、硫分、粒度分布等指标。此外,还对煤的水分、焦渣特征、可磨性等物理化学特性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其在高炉喷吹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性能。
高炉喷吹用煤直接参与高炉炼铁过程,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高炉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高质量的喷吹煤能够降低焦炭消耗,提高煤气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制定严格的标准是必要的。
灰分是衡量喷吹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灰分过高会导致炉渣增多,增加高炉操作难度并降低生产效率。根据 MTT 613.2-1996,喷吹煤的灰分含量一般不得超过 15%(质量分数)。
挥发分是喷吹煤燃烧性能的关键指标。较高的挥发分有助于煤粉在高炉中快速燃烧,从而释放更多的热量。MTT 613.2-1996 规定,喷吹煤的挥发分通常应在 18%-28% 范围内。
硫分是衡量喷吹煤环保性能的重要指标。过高的硫分会导致高炉煤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增加,加剧环境污染。MTT 613.2-1996 要求喷吹煤的硫分不得超过 0.8%。
粒度分布直接影响煤粉的输送和燃烧效果。粒度过大可能导致输送困难,而粒度过小则会增加煤粉损耗。MTT 613.2-1996 对喷吹煤的粒度分布范围有明确要求,通常为 0.075mm 至 0.85mm。
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来判断喷吹煤是否达标。主要检测项目包括灰分、挥发分、硫分、水分、粒度分布等。检测结果需与标准规定的限值进行对比,只有所有指标均满足要求才能判定为合格。
MTT 613.2-1996 主要针对晋城矿务局生产的喷吹煤,但其技术要求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其他地区生产的喷吹煤也可参考此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喷吹煤将朝着更低灰分、更低硫分、更高挥发分的方向发展。同时,智能化检测技术和精细化生产工艺将进一步提升喷吹煤的质量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