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恒力矩基氏塑性仪测定煤的塑性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烟煤的塑性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oal plasticity - Constant torque K氏 plastometer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D9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MTT 1015-2006标准中煤的塑性测定(恒力矩基氏塑性仪法)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回答:MTT 1015-2006标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恒力矩基氏塑性仪法,定量测定煤的塑性特性。这种测定方法能够帮助评估煤在炼焦过程中的粘结性和膨胀性,从而为煤炭的工业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回答:恒力矩基氏塑性仪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施加恒定的力矩,测量煤样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流动特性。这种方法可以反映煤样的软化、熔融和固化过程,进而计算出煤的塑性指数。
回答:根据MTT 1015-2006标准,煤样的粒度应控制在0.2 mm~0.4 mm之间,质量应在4 g~5 g范围内。过大的粒度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而过小的质量可能无法满足测试需求。
回答:为了确保恒力矩的准确性,需要定期校准基氏塑性仪的力矩装置,并检查仪器的机械部件是否正常运转。此外,在测试前应确认力矩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通常为1 kg·cm)。如果发现偏差,应及时调整或更换设备。
回答:塑性指数是通过测量煤样在加热过程中的最大流动高度与软化温度之间的关系来定义的。具体公式为:塑性指数 = 最大流动高度 / 软化温度差。这一指标反映了煤样的粘结性和膨胀性。
回答:测试结果异常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回答:MTT 1015-2006标准主要适用于炼焦用煤的塑性测定,包括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等。这些煤种在炼焦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塑性特性,因此需要通过该方法进行精确评估。
回答:测试完成后,煤样残渣应按照环保要求妥善处理。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残渣收集后统一送至指定的废弃物处理机构,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