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的一般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煤矿井下及地面环境中使用的移动类阻燃软电缆。
Title:Coal Mine Flame-retardant Cables - Part 1: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Mobile Flame-retardant Flexible Cables Used in Coal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23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MT 818.1-1999是中国针对煤矿安全生产制定的一项重要国家标准,其全称是《煤矿用阻燃电缆 第1单元: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这一标准旨在规范煤矿用电缆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确保电缆在高风险环境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作为煤矿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标准对电缆的阻燃性能、机械强度以及电气特性提出了严格要求,为煤矿作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煤矿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关键设备,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运行。强震动、潮湿、腐蚀性气体等因素使得普通电缆难以适应煤矿环境,而阻燃电缆则因其特殊的材料配方和结构设计,在遇到火源时能够有效抑制火焰蔓延,从而降低火灾事故的风险。阻燃电缆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耐高温、抗腐蚀和低烟无卤的特性,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煤矿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广泛应用于采掘设备、运输系统及通信设施等场景。例如,在掘进机和采煤机中,电缆需要频繁弯曲和移动,因此对其柔韧性有极高要求。此外,这类电缆还需满足高强度拉伸和抗磨损的需求,以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
以某大型煤矿为例,其采用符合MT 818.1-1999标准的移动类阻燃软电缆后,成功降低了因电缆故障引发的停电事故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据统计,该矿每年因电缆问题导致的停机时间减少了40%,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维修成本。
MT 818.1-1999标准不仅规范了电缆产品的质量,还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煤矿企业可以显著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同时,标准的推广也促进了国内电缆行业的技术创新,提升了国产电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MT 818.1-1999标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工具。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标准还将不断优化,为煤矿行业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