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的方法、步骤及计算方式。本文件适用于煤炭开采、加工和利用过程中对煤体机械性质的评估。
Title:Determination Method of Coal Firmness Factor
中国标准分类号:D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煤的坚固性系数是衡量煤炭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MT 49-1987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方法的规定,为煤矿企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这一标准不仅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为矿山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坚固性系数(又称普氏系数)是指煤层抵抗外部机械作用的能力,通常用f值表示。f值越高,煤层越坚硬;反之,则表明煤层较软。MT 49-1987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系统地定义了如何准确测定这一参数。这些步骤包括样品采集、试验设备的选择、实验环境的控制以及数据分析等环节。
根据MT 49-1987,坚固性系数的测定主要依赖于钻孔阻力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钻头对煤层施加压力,记录钻进速度的变化,从而推算出煤层的坚固性系数。具体操作如下:
这些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任何环节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失真。
以某大型煤矿为例,在采用MT 49-1987标准测定煤层坚固性系数后,企业显著提高了爆破设计的精确度。例如,在一次采掘作业中,通过测定发现某一区域煤层的f值高达4.5,属于高坚固性煤层。因此,技术人员调整了爆破参数,将原计划的药量减少30%,既保障了作业安全,又降低了成本。
此外,坚固性系数的测定还帮助矿山企业优化了通风系统的设计。例如,通过对不同煤层的f值分析,工程师可以更合理地布置巷道支护结构,有效预防顶板冒落事故的发生。
MT 49-1987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为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支持。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未来,随着更多矿井引入这一标准,相信中国煤矿行业的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