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麦类在湿烂田条件下采用飞播与浅旋相结合的播种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地区湿烂田环境下麦类作物的播种作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eat Flying Broadcasting and Shallow Rotary Seeding in Waterlogged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YNBX 123-2023《麦类湿烂田飞播浅旋播种技术规程》是针对麦类作物在特殊土壤条件下种植的一项技术规范。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新旧版本间的一处关键变化——“飞播深度控制”这一条文进行深入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飞播深度的要求较为笼统,仅规定了“一般应在2至4厘米之间”。而在新版标准中,则进一步细化为:“根据土壤湿度和田块具体情况,推荐飞播深度为2.5±0.5厘米。”这一改动旨在更精准地指导农业生产者操作,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成活率。
应用此条文时,首先需要准确测量土壤含水量。通常情况下,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最适宜执行飞播作业。其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使用带有深度调节装置的专业设备,并结合天气预报信息调整作业时间,避免雨后立即播种导致表层泥泞影响播种质量。此外,还需注意后续管理措施,如适度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状态等,确保小麦能够顺利出苗并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技术要求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而且更加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则,有助于提升我国麦类作物种植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