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针叶树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技术要求,包括病害症状识别、防治原则、栽培管理措施、药剂防治方法及综合防治策略。本文件适用于针叶树苗木立枯病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amping-off Disease in Conifer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LYT 2844-2017 针叶树苗木立枯病防治技术规程”的核心原则基础上,通过灵活调整操作细节和优化流程,可以有效降低防治成本并提升效率。以下是10项具体弹性方案:
根据不同地区的病害特点,合理选择性价比高的药剂,避免盲目追求进口或高端产品。
将全年防治分为关键节点,集中资源在高风险期施药,减少不必要的频繁喷洒。
结合无人机或机械喷雾设备,提高喷洒均匀性,减少药剂浪费。
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如增加有机质),增强苗木自身抗病能力,减少化学药剂使用。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苗圃环境,提前预警病害发生,降低应急处理成本。
引入天敌昆虫或微生物制剂,替代部分化学药剂,实现生态友好型防控。
对不同批次的苗木实施差异化管理,优先处理高风险区域,避免全面覆盖。
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学习新技术,提高操作精准度,减少因人为失误导致的资源浪费。
鼓励使用可回收包装容器,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并符合环保要求。
整合区域内苗圃信息,共享病害防治经验和技术成果,降低单个单位的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