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李树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繁育、栽植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李树的栽培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um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LYT 2826-2017 是中国林业行业标准,规定了李子栽培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常见问题解答。
LYT 2826-2017 的主要目的是规范李子的栽培技术,提高李子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该标准涵盖了从育苗、种植到管理的全过程。
选择李子品种时,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市场需求。标准中建议优先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例如,“早生李”和“晚熟李”分别适合不同季节的市场需求。
根据 LYT 2826-2017,李子树的最佳种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春季种植应在土壤解冻后进行,而秋季种植则应在落叶后至封冻前完成。
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每亩地可种植约40-60株李子树。具体密度需参考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指导。
修剪和整形是李子树管理的重要环节。标准建议在冬季休眠期进行修剪,去除病枝、弱枝和过密枝条,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同时,通过整形使树形呈自然开心形或主干形。
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则根据生长阶段补充氮、磷、钾等元素。避免过量施肥导致肥害。
李子树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炭疽病、流胶病和蚜虫等。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等。标准建议采用综合防治策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采收时间应根据果实的成熟度、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来决定。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果皮颜色变化、品尝果肉甜度等方式判断。标准建议在果实完全成熟但未过熟时采收。
延长贮藏期的关键在于控制温度和湿度。标准建议将果实贮藏在低温(0-5℃)和高湿(90%-95%)环境中,同时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病害发生。
虽然 LYT 2826-2017 提供了通用的栽培技术规程,但各地的气候、土壤和管理条件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