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鸵鸟场建设和管理的总体要求、选址与布局、设施建设、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及环境保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鸵鸟场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Norm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Ostrich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野生动物饲养场的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LYT 2808-2017 野生动物饲养场建设和管理规范》为野生动物饲养场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中,鸵鸟场作为典型代表,其建设和管理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
鸵鸟场的建设是整个野生动物饲养工作的基础。根据《LYT 2808-2017》,鸵鸟场的选址应综合考虑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交通便利性等因素。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湿润,需特别注意场地排水系统的完善;而在北方地区,则要注重防寒设施的建设。此外,鸵鸟场的布局也至关重要,包括生活区、繁殖区和隔离区的合理划分,以确保动物健康和工作人员安全。
鸵鸟场的管理是保障动物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按照规范要求,管理人员需定期对鸵鸟进行健康检查,记录其生长发育情况,并及时接种疫苗。同时,饲养员需掌握鸵鸟的饮食特点,提供均衡的营养配比,如高蛋白饲料和新鲜蔬菜。
值得一提的是,鸵鸟场还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通过记录每只鸵鸟的出生日期、体重变化及行为表现等信息,可以更好地跟踪其成长轨迹。例如,某鸵鸟场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发现特定饲料配方能显著提高雏鸟存活率,从而优化了饲养方案。
近年来,内蒙古某大型鸵鸟养殖场成功实践了《LYT 2808-2017》的相关规定。该养殖场占地面积达500亩,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分区建设,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喂食系统和视频监控设备。自实施规范化管理以来,鸵鸟的年均成活率从70%提升至90%,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LYT 2808-2017》为野生动物饲养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明确指引。以鸵鸟场为例,无论是选址规划还是日常运营,都需严格遵守规范要求,才能实现野生动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