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杉八齿小蠹的防治技术要求,包括监测、预防、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云杉林区八齿小蠹的防治工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Eight-toothed Spruce Bark Bee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LYT 2349-2014 是一项关于云杉八齿小蠹防治的技术规程,旨在为林业工作者提供科学、系统的防治方法,以保护云杉林免受这种害虫的危害。云杉八齿小蠹是一种重要的森林害虫,其破坏性极强,能够导致云杉树干内部组织受损,严重时甚至造成树木死亡。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该规程详细规定了从监测到治理的一系列措施。首先,监测与预警是防治工作的基础。通过定期巡查和设置诱捕器,可以及时发现云杉八齿小蠹的活动迹象。例如,在某省的云杉林区,工作人员每年都会在春季和秋季进行两次全面巡查,利用诱捕器捕捉成虫,从而掌握虫害的发生规律。
其次,物理防治是控制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已经受害的树木,应立即进行清理,避免害虫扩散。此外,还可以采用人工剥皮的方式去除幼虫,减少虫口密度。例如,在某次大规模虫害中,当地林业部门组织了专业团队对受害区域进行了全面清理,成功阻止了虫害进一步蔓延。
最后,化学防治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或注射。然而,化学防治需谨慎操作,确保不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在某次防治行动中,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要求,使用环保型药剂对受害区域进行了精准施药,取得了显著成效。
综上所述,LYT 2349-2014 技术规程为云杉八齿小蠹的防治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强调了监测、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遏制虫害,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