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鹅掌楸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育苗、造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鹅掌楸的人工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riodendr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LYT 2335-2014 鹅掌楸栽培技术规程
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回答: LYT 2335-2014 是由中国林业行业标准制定的一项关于鹅掌楸栽培的技术规程。它为鹅掌楸的种植、养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旨在提高栽培质量和成活率。
回答: 鹅掌楸的最佳栽培季节是春季(3月至4月)和秋季(9月至10月)。这两个时间段气候温和,有利于幼苗的生根和生长。
回答: 在选择种苗时,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根系发达且完整的苗木。苗木的高度应在80cm至120cm之间,地径(主干直径)应大于1cm。
回答: 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条件和栽培目的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株距建议为3m至4m,行距为4m至5m。在肥沃土壤中可以适当稀疏种植,在贫瘠土壤中则可适当增加密度。
回答: 栽培初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夏季高温时需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冬季则减少浇水量以防止冻害。具体浇水频率可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调整。
回答: 常见病害包括炭疽病和叶斑病,常见虫害有蚜虫和天牛。防治方法如下:
回答: 是的,施肥对鹅掌楸的生长非常重要。在春季萌芽期和秋季生长后期各施一次有机肥或复合肥,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枝叶生长。
回答: 需要定期修剪以去除枯枝、病枝和过密枝条,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修剪时间一般在冬季休眠期进行,避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
回答: 鹅掌楸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要求年均温度在10℃至20℃之间,年降水量在800mm至1200mm之间。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为佳。
回答: 定期观察鹅掌楸的叶片颜色、新梢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同时记录每年的高度和胸径增长数据,以便评估栽培效果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