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环保
  • LYT 2256-2014 防护林分类

    LYT 2256-2014 防护林分类
    防护林分类生态林业环境保护
    14 浏览2025-06-07 更新pdf0.17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防护林的分类原则、分类体系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防护林的规划、建设、管理及评价。
    Title:Classification of Protective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 封面预览

    LYT 2256-2014 防护林分类
  • 拓展解读

    LYT 2256-2014 防护林分类

    LYT 2256-2014 是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一项关于防护林分类的标准,旨在科学规范地对防护林进行分类管理,以更好地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这项标准为我国防护林的建设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防护林是指通过植树造林形成的一种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的森林类型。这些功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以及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根据 LYT 2256-2014 标准,防护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防风固沙林:这类防护林主要用于抵御风沙侵蚀,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内蒙古、甘肃等地广泛种植的樟子松和胡杨林。
    • 水源涵养林:这类林地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例如,长江上游的天然林保护区就是典型的水源涵养林。
    • 农田防护林:这类林带通常围绕农田设置,能够有效减少风害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山东省的一些平原地区就通过农田防护林网显著提升了粮食生产的安全性。
    • 海岸防护林:这类防护林位于沿海地带,用于抵御海浪冲刷和台风侵袭。福建省沿海地区的红树林就是一种典型的海岸防护林。

    在实际应用中,防护林的分类不仅需要考虑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例如,在西北地区,由于土地荒漠化严重,政府大力推广种植耐旱性强的梭梭树,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防风固沙林体系。而在南方丘陵地带,则更多采用混交林模式,既提高了森林的稳定性,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防护林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生态服务外,现代防护林还被赋予了碳汇、休闲旅游等多种新功能。例如,北京市周边建设的大面积城市防护林,不仅改善了空气质量,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总之,LYT 2256-2014 防护林分类标准为中国防护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研究,优化防护林布局,使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LYT 2257-2014 防护林术语

    LYT 2255-2014 西南干热干旱河谷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LYT 2263-2014 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 马尾松

    LYT 2265-2014 林业信息术语

    LYT 2268-2014 林业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框架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