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貉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与建设、饲料配制与喂养、繁殖管理、疾病防控及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从事貉养殖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ising and Management of Raccoon Do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LYT 2013-2197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貉》是中国针对貉这一野生动物制定的技术规范,旨在为貉的科学养殖和保护提供指导。貉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其饲养不仅关系到经济价值,还涉及生态平衡与物种保护。本规程从饲养环境、饲料配比、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规定。
貉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较高,适宜的饲养条件是确保其健康生长的基础。根据规程,貉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貉舍地面需铺设防潮材料,避免积水引发疾病。此外,貉舍周围应种植绿化植物以降低噪音和改善空气质量。例如,在某大型貉养殖场中,通过优化貉舍设计,貉的存活率提高了15%,这充分证明了适宜环境的重要性。
貉的饮食结构直接影响其生长速度和毛皮质量。规程建议貉的日粮应包括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鱼肉、鸡肉等动物性饲料,以及适量的谷物和蔬菜补充纤维素。同时,还需定期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其生理需求。据研究显示,合理的饲料配比可使貉的体重增长提高约20%,并显著提升毛皮光泽度。
貉易受到寄生虫和细菌感染,因此疾病防控是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规程强调定期对貉舍进行消毒,并实施疫苗接种计划。例如,某养殖场通过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成功将貉的疾病发病率降低了30%。此外,规程还提倡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貉的繁殖能力直接影响养殖效益。规程指出,貉的最佳交配年龄为1岁左右,母貉每年产仔一次,每胎平均4-6只。为了提高繁殖成功率,养殖场需要关注母貉的营养状况和心理状态。例如,某养殖场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使貉的繁殖率提升了25%。
综上所述,《LYT 2013-2197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貉》为貉的科学养殖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通过遵循规程中的各项要求,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有效保护这一珍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