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信息的分类原则、编码规则及具体代码。本文件适用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的信息管理、数据交换和系统建设。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Wildlife Protection Inform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LYT 2179-2013 是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用于规范野生动植物保护信息的分类与编码体系。这项标准的出台,不仅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还为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一标准化体系,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得以更加高效、精准地推进。
首先,信息分类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野生动植物保护信息被划分为多个类别,包括物种基本信息、栖息地状况、种群数量、威胁因素等。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全面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态,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例如,在对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中,研究人员需要关注其栖息地的变化以及食物链的完整性,而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这一分类体系得到系统化整理。
其次,代码系统的建立是LYT 2179-2013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分类项都有对应的唯一代码,这使得信息的录入、查询和分析变得更加便捷。例如,某一濒危物种的代码可以快速关联到其所有相关信息,包括科研数据、保护项目进展等。这种代码化管理方式已经在多个保护项目中得到了应用。以东北虎为例,通过代码系统,研究人员能够迅速获取关于东北虎种群分布和繁殖情况的数据,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该标准的应用还促进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国际合作。随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增强,各国之间需要共享数据和经验。LYT 2179-2013 的标准化体系为国际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信息对接更加顺畅。例如,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框架下,各国可以通过这一标准更好地监测和控制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总之,LYT 2179-2013 野生动植物保护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技术规范。它不仅提升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效率,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的积累,这一标准还将不断完善,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更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