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斑天牛的防治技术要求,包括监测调查、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综合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云斑天牛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Batocera rufomacul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云斑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是一种严重危害林木健康的害虫,其分布广泛,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为了有效控制云斑天牛的危害,我国制定了《LYT 2108-2013 云斑天牛防治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该规程为科学、规范地开展云斑天牛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云斑天牛主要侵害松树、柏树等针叶树种,其幼虫在木质部内蛀食,导致树木生长衰弱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改变,云斑天牛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剧。因此,加强云斑天牛的监测与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LYT 2108-2013》规程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提出了系统化的防治措施和技术要求。以下是规程的主要内容:
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尽管《LYT 2108-2013》规程为云斑天牛的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细节,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监测、大数据分析)提升防治水平。同时,应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森林健康问题的关注度。
综上所述,《LYT 2108-2013 云斑天牛防治技术规程》是应对云斑天牛危害的重要工具,其实施将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