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东北、内蒙古地区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原则、技术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东北、内蒙古地区天然次生林的经营与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s in Northeast and Inner Mongol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LYT 1572-2000是中国林业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主要针对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进行了规范和指导。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促进这些地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天然次生林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原始森林被破坏后,自然恢复或人工干预形成的森林类型。这类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其经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天然次生林的经营涉及多个关键技术领域。首先,抚育采伐技术是其中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合理规划采伐强度和频率,可以有效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木生长质量。其次,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气候条件为某些特定病虫害提供了滋生环境,因此需要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森林健康。此外,土壤改良与植被恢复同样至关重要。例如,在采伐后的空地进行植被补种,可以加速次生林的恢复进程。
以吉林省某国有林场为例,该林场自2005年起依据LYT 1572-2000标准实施了一系列森林经营措施。经过十年的努力,林场内的次生林覆盖率从原来的65%提升至83%,木材产量增加了约40%。与此同时,林场周边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了显著改善,鸟类种类增加了近20种。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LYT 1572-2000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尽管LYT 1572-2000标准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不断优化和完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如何进一步提升天然次生林的适应能力将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此外,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也是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通过推广相关知识和技术,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森林保护中来,将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