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燃煤电厂耦合生物质发电减污降碳效果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燃煤电厂耦合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减污降碳效果评价,其他类似项目可参照执行。
Title:Evaluation Method for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s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 Coupled with Biomass
中国标准分类号:无具体分类号(团体标准)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燃煤电厂耦合生物质发电是一种重要的减污降碳技术路径。在TACEF 099-2023《燃煤电厂耦合生物质减污降碳效果评价方法》中,有一条关键变化值得深入探讨,即新增的“生物质掺烧比例动态监测与验证”要求。
该标准明确了生物质掺烧比例的监测应采用在线监测与离线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在线监测需配置专门的燃料流量计和成分分析仪,确保实时掌握燃料种类及掺烧比例。离线检测则要求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实验室分析验证,以校准在线监测设备的准确性。
这一变化的意义在于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例如,某燃煤电厂通过安装高精度煤质分析仪,实现了对煤粉仓内燃料组分的实时监控。同时结合定期采样分析,建立了燃料掺烧比例的双轨制验证体系。这种做法不仅满足了标准要求,还为优化运行工况提供了数据支撑,最终使生物质掺烧比例的偏差控制在±2%以内。
实践证明,准确掌握掺烧比例是评估减污降碳效果的基础。只有当掺烧比例达到设计值时,才能充分发挥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的作用,实现污染物减排和碳足迹降低的目标。因此,电厂应高度重视这一指标的规范化管理,确保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