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数据库的编目和编码规则,包括基本要求、编码原则、数据分类及编码结构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公路行业数据库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Title:Cataloging and Coding Rules for Highway Data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公路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为了规范公路数据库的编目和编码工作,中国交通运输部制定了《JTT 132-2003 公路数据库编目编码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这一标准为公路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基础框架。
《规则》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编码结构、分类体系以及具体的应用要求。《规则》将公路数据库划分为多个子系统,如道路基本信息、交通流量统计、养护记录等,并为每个子系统设定了独特的编码规则。这种分类方式不仅便于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还提高了数据的可读性和一致性。
《规则》中的分类体系是其核心部分之一。它以公路的功能、等级、地理位置等为主要分类依据。例如,功能分类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等级分类则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级别。这种细致的分类方法确保了每条公路都能被唯一标识,避免了重复和混淆。
这种多层次的分类体系使得公路数据库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无论是政府规划还是企业运营,都能从中受益。
以某省级公路管理局为例,该局在实施《规则》后,成功构建了一套高效的公路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统一的编码规则,该系统实现了对全省范围内所有公路的信息整合与动态更新。据统计,在引入《规则》后的三年内,该系统的数据准确率提升了约30%,查询效率提高了40%。
此外,《规则》的应用还显著改善了公路养护工作的效率。通过对养护记录的标准化编码,管理人员可以快速定位问题路段并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例如,在一次暴雨导致多处道路积水的情况下,该系统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受影响路段的排查和修复安排。
综上所述,《JTT 132-2003 公路数据库编目编码规则》作为行业标准,不仅为公路信息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还在实际工作中展现了强大的实用价值。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这一规则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以更好地服务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