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野生型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防控措施及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贵州地区野生型茶树种植过程中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
Title: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Pests, Diseases, and Weeds of Wild-type Tea Trees in Guizhou - Part 4: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贵州野生型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是保障茶叶质量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本文将聚焦于《TGZTPA 0015.4-2023 贵州野生型茶树 第4部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中新旧版本中关于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的变化,进行深度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生物防治技术虽然被提及,但具体操作细节较少,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而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显著改进,明确了生物防治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技术要求。例如,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使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来控制茶尺蠖等害虫的数量。这种方法通过释放适量的赤眼蜂卵寄生在茶尺蠖幼虫体内,达到自然控制害虫的目的,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茶园生态平衡。
为了有效实施这一技术,首先需要对茶园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评估,确定适合引入天敌昆虫的区域。其次,选择健康、适应性强的赤眼蜂种群,并根据季节和害虫发生情况合理安排释放时间。此外,还需定期监测茶园内害虫与天敌昆虫的比例变化,及时调整释放策略,确保生物防治效果。
通过这种科学合理的生物防治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还能提高茶叶品质,促进贵州野生型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执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以实现最佳的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