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交通运输数据中心数据资源目录的分类原则、编码规则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交通运输行业内各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目录的编制、管理和应用。
Title:Interconn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nsportation Data Centers - Part 2: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Data Resource Catalo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正逐步迈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了实现不同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之间的高效互联与资源共享,中国交通运输部制定了《JTT 1224.2-2018 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技术规范 第2部分:数据资源目录分类编码》(以下简称《规范》)。这一标准旨在通过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分类编码体系,提升数据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促进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共享。
数据资源目录分类编码是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互联的基础性工作。它通过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和标准化编码,确保数据的可识别性和互操作性。例如,在公路、铁路、航空等多个交通领域中,不同类型的数据(如车辆信息、运输路线、物流数据等)需要被清晰地归类和管理。通过《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因数据命名不一致或编码混乱导致的沟通障碍。
以某省交通运输厅为例,其在实施《规范》后,成功构建了覆盖全省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该平台通过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分类编码,实现了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城市公交调度系统以及铁路货运系统的互联互通。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平台累计处理了超过10亿条数据记录,显著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
此外,某国际机场也采用了《规范》中的分类编码方法,优化了航班动态管理系统。通过将历史航班数据、天气预报数据等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整理,机场管理部门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航班延误情况,并及时调整运营计划。这种精细化管理不仅提升了旅客满意度,还降低了运营成本。
尽管《规范》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交通运输行业的数据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因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资源目录分类编码体系,加强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兼容性,同时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智慧交通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