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晶体硅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构件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连接方式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硅酮结构密封胶作为连接材料的晶体硅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构件。
Title: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Profiled Steel Plate Integrated Components - Part 1: Silicone Structural Sealant Connec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晶体硅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构件中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应用解析
在TCSTM 00503.1-2023《晶体硅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构件 第1部分:硅酮结构密封胶连接方式》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要求。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厚度、粘结宽度以及适用环境温度范围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范。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工程中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的连接可靠性。
以“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厚度的确定”为例,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粘结厚度需根据光伏组件的荷载特性、压型钢板的承载能力以及现场实际风压情况综合计算得出。例如,在某沿海地区项目中,若设计风速达到35m/s,则粘结厚度应不小于8mm,并且需要经过抗拉强度测试验证其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计算理论值
根据GB/T 24267《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中的公式,结合光伏组件的重量、压型钢板承受的最大荷载以及预期使用寿命内可能遇到的最大风力,初步设定一个理论粘结厚度值。
2. 样品制备
使用选定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制作试样,确保试样的粘结面积符合标准要求。同时,在试样两端固定好压型钢板模拟实际安装条件。
3. 环境适应性试验
将试样放置于不同温湿度环境中至少7天,观察其外观是否有变化,并记录初始状态下的抗拉强度数据。
4. 抗拉强度测试
按照ISO 9073-7《塑料薄膜和薄片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进行抗拉强度测试,如果实测值低于设计值,则需调整配方或增加厚度重新测试,直至满足标准要求为止。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保证硅酮结构密封胶在晶体硅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构件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