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上溢油环境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工作程序、评估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上溢油环境风险评估工作,为相关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Waterborne Oil Spi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上溢油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JTT 1143-2017 是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水上溢油事故中对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与管理。这项导则为预防和应对水上溢油事件提供了技术支持,确保在发生溢油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该导则的核心在于提供一套完整的评估框架,涵盖了从溢油风险识别到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通过这一框架,相关单位可以系统性地分析溢油事故可能带来的生态危害,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计划。此外,导则还强调了溢油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包括物理模型模拟、化学分析以及生态敏感性评价等。
溢油风险识别是整个评估过程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 JTT 1143-2017 的要求,风险识别需要综合考虑船舶类型、航行路线、水域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例如,在繁忙的航道上,大型油轮的频繁通行会显著增加溢油的风险;而在生态保护区附近,则需要特别关注溢油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以2018年某沿海港口发生的溢油事故为例,该事故导致约300吨原油泄漏入海。根据 JTT 1143-2017 的要求,相关部门迅速启动了环境风险评估程序。通过现场采样和数据分析,评估团队发现溢油主要集中在港口附近的浅水区域,对当地红树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后续的应急处理中,采用了围油栏和吸油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控制了溢油扩散范围,并减少了对海洋生物的直接伤害。同时,根据导则中的建议,制定了长期监测计划,定期检查水质和生物种群恢复情况。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 JTT 1143-2017 导则的实际应用价值,不仅帮助快速定位问题,还为后续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