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运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技术要求、施工措施及监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水运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mperature Crack Control of Mass Concrete in Waterwa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U4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FAQ旨在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JTST 202-1-2022 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规范》的核心内容。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结构断面最小尺寸不小于1米,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导致温升和温差过大而产生有害裂缝的混凝土结构。
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过大引起的应力集中,可能导致结构强度下降、耐久性受损甚至安全隐患。因此,严格控制温度裂缝对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该规范适用于水运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及养护阶段,包括但不限于码头、防波堤、护岸等工程。
根据规范要求,需采用公式 Q = m × c × ΔT
计算水化热,其中 m
是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m³),c
是水泥的水化热(kJ/kg),ΔT
是温升值。此外,还需结合实际环境条件进行修正。
根据规范,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且在早期阶段(7天内)需重点保湿保温,防止干缩裂缝。
可通过埋设测温元件实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并与设计值对比分析。同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定期检查,观察裂缝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