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借记/贷记应用的安全要求、密钥管理、交易流程及安全机制等。本文件适用于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IC卡的设计、开发、测试和运行管理,以及相关终端设备的安全实现。
Title:China Financial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 Specifications - Part 7: Debit and Credit Application Security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16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1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JRT 0025.7-2013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7部分:借记贷记应用安全规范
该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国的金融IC卡提供统一的安全标准,确保借记和贷记应用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互操作性与安全性。它涵盖了加密算法、密钥管理、认证机制等关键内容。
该规范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发行和使用的金融IC卡及其相关设备,包括ATM机、POS终端、自助终端等。其目标是保障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规范中规定了多种加密算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这些算法用于保护交易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规范提出了严格的密钥管理体系,包括:
密钥管理是整个安全体系的核心环节。
规范要求所有金融IC卡必须支持以下认证方式:
这些认证机制可以有效防止伪造卡片和非法交易。
是的,规范支持多应用环境。一张金融IC卡可以同时承载多个应用,例如借记卡、贷记卡、电子钱包等。这需要确保不同应用之间的隔离性和安全性。
未遵循该规范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因此,金融机构必须严格遵守该规范。
是的,规范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国际标准(如EMV标准),确保中国金融IC卡能够与国际支付系统兼容,促进跨境支付业务的发展。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验证:
建议由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和认证。
是的,规范预留了扩展接口,支持未来新技术的应用,例如量子加密、生物识别认证等。这有助于保持系统的长期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