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荧光亮度检定仪的计量性能要求、通用技术要求、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和检定结果的处理。本文件适用于荧光亮度检定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Title:Fluorescence Brightness Calibration Instrument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7.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JJG 941-1998 是中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用于规范荧光亮度检定仪的性能要求与检定方法。以下是针对该标准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该规程适用于新生产、使用中及修理后的荧光亮度计(又称白度计),主要用于测量纸张、纸浆、纺织品等材料的荧光亮度特性。
根据规程,荧光亮度检定仪的关键技术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这些指标确保仪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示值误差是指仪器显示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例如,如果真实荧光亮度为100%,而仪器显示为101%,则示值误差为+1%。JJG 941-1998规定,这一误差不得超过±1%。
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参数时结果的一致程度。规程要求荧光亮度计的重复性误差不超过0.5%。这意味着仪器在短时间内多次测量同一样品时,其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波长准确度是指仪器实际工作波长与标称波长之间的偏差。例如,若仪器标称波长为455nm,而实际测量波长为457nm,则波长准确度为±2nm。规程要求这一偏差不得超过±2nm。
光源稳定性是指仪器光源输出的强度变化幅度。规程要求光源稳定性不低于95%,即光源在长时间运行中不应出现显著衰减或波动。
根据规程,未通过检定的荧光亮度计不得投入使用。这是因为不符合标准的仪器可能无法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从而影响产品质量评估或科学研究。
该规程主要适用于基于分光光度法的荧光亮度计。对于其他类型(如辐射法)的仪器,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进行检定。
根据规程,荧光亮度计的首次检定应在安装调试后进行,后续检定周期一般为一年。如果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剧烈振动或环境条件变化较大,建议提前进行检定。
截至2023年,JJG 941-1998仍然是现行有效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之一。然而,随着技术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新的版本或补充文件出台,请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