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羌活种子种苗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羌活种子种苗的繁育及质量管理。
Title:Chinese Medicine - 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 - Part 1: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DXZYJLM 008.1-2023 中药材 羌活 第1部分: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规程》中新旧版本在种子质量要求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
在旧版标准中,对羌活种子的质量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种子纯度不低于85%,发芽率不低于70%。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些指标得到了细化和提高。具体而言,种子纯度要求提升至90%,发芽率要求达到75%以上,并且增加了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的新指标。
这一变化反映了羌活种子繁育技术的进步。例如,在种子纯度方面,新版标准通过引入更严格的筛选流程,确保每一批次的种子都来自高质量的母株群体。这不仅提高了种子的一致性,也增强了其适应种植环境的能力。
对于发芽率的提升,则需要从种子处理环节入手。首先,在采收季节应选择晴天及时采收成熟果实,并采用自然晾晒或机械干燥的方式控制水分。其次,在播种前需进行温汤浸种处理,即将种子置于4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以打破休眠期并促进萌发。此外,还应在播种时使用催芽剂,如赤霉素溶液,按照规定浓度喷洒后覆土保湿。
水分含量控制同样关键。在储存过程中要保持库房通风干燥,定期检查包装密封情况,防止外界湿气侵入。当发现种子含水量超标时,应及时采取通风晾晒或低温烘干措施,直至符合标准为止。
综上所述,新版标准对羌活种子质量要求的提升体现了现代种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新规定,可以有效保障羌活种苗繁育的成功率,进而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