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术语和定义、计量性能要求、通用技术要求以及检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波长范围在190nm~1100nm内的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Title:Single-beam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N12
国际标准分类号:17.1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JJG 375-1996 是中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中关于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技术标准。这一标准为仪器的制造、校准和使用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精密仪器,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测量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浓度。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即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仪器通过光源发射光,经过单色器分离出特定波长的光,然后穿过样品池并被检测器接收,从而计算出样品的吸光度。这种仪器特别适用于紫外光区(200-400 nm)和可见光区(400-800 nm)的测量。
JJG 375-1996 对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提出了多项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包括波长准确度、波长重复性、光谱带宽、透射比准确度和杂散光等。例如,波长准确度要求不超过 ±2 nm,透射比准确度要求在 ±0.5% 以内。
这些指标确保了仪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例如,在某制药企业的质量控制实验室中,一台符合 JJG 375-1996 标准的分光光度计被用来检测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其测试结果与标准值的偏差始终小于 1%,满足了严格的药典要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分光光度计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的仪器将集成更多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功能,进一步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同时,JJG 375-1996 的更新和完善也将推动行业的标准化进程,为科研和工业应用提供更可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