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芪种子种苗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黄芪种子种苗的繁育与管理。
Title:Herbal Medicine -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 Part 1: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DXZYJLM 002.1-2023《中药材 黄芪 第1部分: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规程》中新旧版本中关于“种子质量检测指标”的变化,并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黄芪种子的质量检测仅包括纯度、净度和发芽率三项指标。而新版标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水分含量和病虫害感染率两项关键指标。这一调整旨在更全面地评估种子质量,确保繁育出健康、高产的黄芪种苗。
具体而言,水分含量的测定需采用烘干法。首先取样5克黄芪种子,放入已恒重的铝盒中,在130℃条件下烘干4小时,冷却后称重计算水分百分比。此过程要求操作环境干燥无污染,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病虫害感染率则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培养皿实验双重验证。随机抽取100粒种子,经表面消毒后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琼脂培养基,25℃恒温箱内培养7天。统计出现霉变、虫蛀等异常现象的种子数量,计算感染率。若发现感染率超标,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批次种子并追溯原因。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新增指标,可以有效筛选优质种子,为后续种植环节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这也提醒从业者关注细节管理,提升整体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