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自耗能组合型防雷装置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力系统中使用的自耗能组合型防雷装置,其他领域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lf-Consuming Combined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52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自耗能组合型防雷装置是现代防雷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要求在TJPALPDM 0006-2023中得到了明确规定。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之间的一项关键差异——关于自耗能元件性能指标的要求,并对其进行深入解析。
在TJPALPDM 0006-2023之前的老版本中,对于自耗能元件的性能指标仅提出了较为笼统的要求,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了自耗能元件在不同电流等级下的能量吸收能力的具体数值。例如,在10kA(8/20μs)冲击电流条件下,元件的能量吸收能力应不低于500kJ/m²;而在20kA(8/20μs)冲击电流条件下,则要求达到至少1000kJ/m²。
这一变化意味着设计者和制造商需要更加精确地计算和测试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为了满足这些新的要求,企业可能需要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更高性能的材料来制造自耗能元件,确保其能够在极端条件下稳定工作并有效保护设备。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定期检测的重要性。建议每半年对安装好的自耗能组合型防雷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连接部位紧固情况评估以及功能测试等环节。如果发现任何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应及时调整或更换部件,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TJPALPDM 0006-2023通过对自耗能元件性能指标提出更具体且严格的规定,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雷电灾害威胁。企业和用户都应当重视并遵循这一最新标准,共同推动防雷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