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区丘陵山地无人机喷雾作业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安全措施及环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湖北地区林区丘陵山地进行无人机喷雾作业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rone Spraying in Forest Hilly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解读TSMHMX 01-2023《林区丘陵山地无人机喷雾技术规范》时,我们发现“作业前环境评估”这一条目较旧版有显著更新。新版中新增了对风速、温度梯度以及植被湿度的综合考量要求,这是为了更精准地控制喷雾效果并降低药害风险。
以风速为例,老版仅要求风速不超过5m/s,而新版细化为:当平均风速介于3至5m/s之间时,需根据风向调整航线规划,确保雾滴主要朝向目标区域扩散;若风速超过5m/s,则应暂停作业。同时,新版特别强调了温度梯度的影响——如果作业时段内温差大于6℃,可能造成气流不稳定,此时需加密观测频率,并适当降低飞行高度以减少药液漂移。
具体应用时,操作人员首先要利用便携式气象站获取现场数据,包括实时风速、风向、气温及相对湿度等参数。接着结合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监测植被表面湿度情况。例如,在早晨露水未干的情况下,即使其他条件符合要求,也应避免开展喷雾任务,因为高湿度状态会增加药液流失率并影响附着效果。
此外,新版还建议建立动态决策机制,即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实时分析多点采集的数据,一旦发现不符合安全作业条件的情况,立即触发警报并中断任务。这种智能化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作业安全性,也为复杂地形下的精细化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