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建筑热工性能、供暖系统、通风与空调、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设计及评价。
Title:Code for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Cold and Severe Cold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关注日益增加,我国于2010年颁布了JGJ 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旨在规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设计,提高建筑能效,减少能源消耗。这一标准不仅反映了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进步,也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该标准主要针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提出了明确的节能设计指标和措施。其中包括:围护结构保温性能、采暖系统优化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关键领域。例如,标准规定了外墙、屋顶、窗户等部位的传热系数上限值,以确保建筑在冬季能够有效保持室内温度,减少采暖能耗。
以北京某新建住宅小区为例,该小区严格按照JGJ 26-2010标准进行设计与施工。通过采用高性能保温材料和双层中空玻璃窗,该小区的建筑能耗较传统建筑降低了约30%。此外,小区还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为公共照明和部分住户供电,进一步减少了碳排放。
根据统计数据,该小区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4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吨。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JGJ 26-2010标准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JGJ 26-2010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但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仍需不断探索更高效的节能技术和设计理念。未来,应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推广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
总之,JGJ 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仅是建筑行业的技术指南,更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居住建筑将更加节能环保,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