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磐安猕猴桃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繁育、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磐安县范围内猕猴桃的绿色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Panan Kiwifrui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磐安猕猴桃绿色生产的重点解析——以病虫害综合防控为例
磐安县作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其猕猴桃产业在2023年迎来了新的绿色生产技术规范TZNZ 216-2023。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在病虫害综合防控方面做出了更细化的规定,这是保障猕猴桃品质与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新版标准中,病虫害综合防控被单独列为一节,其中对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比例提出了明确要求:物理防治应占40%,生物防治占35%,化学防治不得超过25%。这一比例分配旨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以化学防治为例,新版标准强调要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并严格控制施药次数和浓度。例如,在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时,可以选择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每亩每次用量为10克,间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同时,要求在果实采收前20天停止使用任何化学农药,确保果实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新版标准还新增了生物防治的具体措施。如利用赤眼蜂控制猕猴桃小卷叶蛾,通过释放捕食螨来抑制害螨种群增长。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还能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通过这样的科学合理的病虫害综合防控策略,磐安猕猴桃的绿色生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果品。这不仅是对旧版标准的继承和发展,更是推动当地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