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交通
  • TSCJA 14-2023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感知鉴定指南

    TSCJA 14-2023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感知鉴定指南
    交通事故驾驶人感知鉴定行为分析交通安全
    22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0.57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驾驶人感知能力鉴定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程序。本文件适用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司法鉴定机构及相关单位对道路交通事故中驾驶人感知能力的鉴定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Perception Appraisal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 Vehicle Drivers TSCJA 14-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R80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 封面预览

    TSCJA 14-2023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感知鉴定指南
  • 拓展解读

    在《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感知鉴定指南》TSCJA 14-2023的新旧版本对比中,有一条改动非常值得关注,即关于“夜间行驶条件下视觉感知距离”的规定。这条改动对事故责任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夜间行车时驾驶人的视觉感知距离仅给出了一个大致范围,并未提供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考量。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视觉感知距离的计算方法:视觉感知距离=反应时间×车速+制动距离。其中,反应时间为2秒,制动距离根据车辆类型、路面状况等因素确定。

    以一辆小型轿车为例,在干燥路面上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其制动距离约为16.7米。那么,该车驾驶员的视觉感知距离应为:2秒×60÷3.6+16.7=51.7米。这意味着,在此速度下,驾驶员至少需要提前51.7米发现障碍物并采取措施,否则可能发生碰撞事故。

    这一变化使得鉴定人员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估事故发生时驾驶人的感知能力是否符合要求,从而为事故责任划分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依据。例如,在一起追尾事故中,前车突然停车,后车未能及时刹车导致碰撞。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知,当时后车的视觉感知距离明显不足,即可认定后车驾驶员存在过错。

    因此,掌握并正确应用这一条文对于从事交通事故处理的专业人士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提高鉴定结论的准确性,还能促进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CIAPS 0031-2023 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