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城市路口智慧红绿灯自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接口规范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城市中基于智能化技术的红绿灯自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估。
Title:Smart City Intelligent Traffic Light Self-Management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QGCML 2088-2023与2019版对比:智慧红绿灯控制策略更新解析》
在智慧城市路口智慧红绿灯自管理系统标准中,TQGCML 2088-2023对原2019版进行了多项修订。其中,控制策略部分的变化尤为显著。本文将聚焦于“基于实时交通流量的动态调整周期”这一条文,探讨其在新旧版本中的差异及实际应用方法。
在2019版中,该条文仅规定了红绿灯周期应根据历史数据进行预设调整,但缺乏具体实施细节。而在2023版中,新增了“实时交通流量监测”的要求,并明确了动态调整周期的具体算法逻辑。例如,在早晚高峰时段,系统需通过雷达、视频检测器等设备采集实时车流量信息,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当前流量指数,并据此调整信号周期长度。如果某方向流量超过阈值,则优先增加该方向绿灯时长,同时减少其他方向的时间分配。
以实际应用场景为例,假设某十字路口早高峰东向西方向车流量激增,若按照传统固定周期,可能会造成车辆积压和通行效率下降。而依据2023版标准,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延长东向西绿灯时间,同时缩短南北向绿灯时长。这种动态调整不仅提升了整体通行能力,还有效降低了路口拥堵现象的发生概率。
此外,新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共享的重要性。各路口之间需要建立通信网络,实现信息互通。当某一区域出现异常高流量时,周边路段可以提前做出反应,共同优化整个路网运行状况。例如,当主干道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局部堵塞时,附近支线路口可通过降低自身绿信比的方式引导车辆分流,从而缓解主干道压力。
综上所述,TQGCML 2088-2023相较于前一版本,在智慧红绿灯控制策略上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根本性转变。通过引入实时监测机制和智能算法,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准度,也为构建更加高效、安全的城市交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