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房屋建筑工程中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的标准要求、模型深度、数据交换及协同工作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BIM建模及相关活动。
Title:TNNAS 011-2023 Standard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in Hous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NNAS 011-2023《房屋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标准》中,有一条重要条文的变化值得关注,即关于模型深度等级划分的部分。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新版标准对LOD(Level of Development)的具体描述和应用场景有了更详细的定义。
以LOD300为例,旧版标准仅简单提及该级别的模型应包含主要构件的几何形状及部分非几何属性信息,但并未给出具体的应用场景。而在TNNAS 011-2023中,明确规定LOD300适用于施工准备阶段,此时模型需包含结构构件如梁、柱、墙等的基本尺寸、定位信息以及材质初步设定,并且能够支持工程量计算与碰撞检测等工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变化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实施:
首先,在项目初期制定BIM实施计划时,就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准确判断哪些环节需要达到LOD300的标准。例如,在钢结构深化设计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复杂的节点连接,则可能需要将模型提升至LOD400甚至更高,而普通的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则可以满足于LOD300即可。
其次,在实际操作层面,当确定某一部分工作流要求LOD300时,建模团队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所创建的模型既符合几何精度又涵盖必要的非几何属性。比如对于墙体来说,除了提供准确的位置坐标外,还应该标明其厚度、材料类型等信息。
再者,考虑到不同专业之间的协作需求,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也至关重要。TNNAS 011-2023强调了采用IFC(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作为主流的数据交换格式,这有助于保证各参与方之间能够顺利共享数据资源,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最后,在完成建模任务之后,还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流程,以验证模型是否真正达到了规定的LOD水平。这一步骤不仅包括内部自查,也可能涉及外部专家评审,目的是为了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修正,确保最终交付的产品质量可靠。
综上所述,TNNAS 011-2023通过细化LOD等级的具体内容及其适用范围,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特别是在LOD300的应用实践中,遵循上述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住这一关键环节,进而推动整个BIM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