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主要果树和防护林腐烂病菌的检测方法、采样要求、实验室分析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果树和防护林腐烂病菌的监测与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Detection of Rot Pathogens in Main Fruit Trees and Shelterbelts i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区,其果树和防护林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TWSWXH 002-2023 新疆主要果树和防护林腐烂病菌检测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为规范和提升腐烂病菌的检测技术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样本采集环节的重要变化,并对其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样本采集部分较为笼统,仅要求从疑似患病植株上取样,但并未具体规定取样的位置、数量及处理方式。这种模糊性可能导致不同检测机构间操作不一致,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显著改进,明确了样本采集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
根据新版标准的规定,在进行样本采集时,首先应选择最近一次施肥后至少四周以上的植株作为采样对象,以确保样本能够真实反映植株当前的健康状态。其次,对于果树而言,应在树干基部上方约1米处选取直径约为5厘米的环状区域作为取样点;而对于防护林,则需沿着每排树木均匀选取五株作为样本来源,每株选取三个不同方向上的枝条作为样本。此外,所有采集到的样本必须立即放入无菌袋中密封保存,并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后续分析,整个过程不得超过两小时,以防止样本因时间过长而导致病原体活性下降。
这一系列改进措施不仅提高了样本采集工作的标准化程度,还有效保障了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例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可以避免由于取样位置不当或样本保存不当等因素导致的误诊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对多个样本点的数据综合分析,还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出整个果园或者防护林带内是否存在大面积感染的风险,从而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TWSWXH 002-2023》通过细化和完善样本采集环节的技术细节,进一步提升了腐烂病菌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这不仅是对原有标准体系的一次重要补充和完善,更是推动新疆地区果树和防护林健康管理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一步。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新版标准的各项规定,共同维护好这片绿洲的独特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