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宁夏地区设施秋冬茬梅豆种植过程中氮磷淋失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施肥管理、灌溉控制、土壤改良及栽培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设施农业中秋冬茬梅豆种植的氮磷淋失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eaching in Facility Autumn-Winter Cowpea in Ningx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NAASS 068-2023 宁夏设施秋冬茬梅豆氮磷淋失防控技术规程》中新旧版标准中关于“土壤养分监测频率”条款的差异为切入点,进行深度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土壤养分监测频率要求每季度进行一次。而新版标准将这一频率调整为每月一次。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基于近年来宁夏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秋冬茬梅豆种植周期内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尤其是降水和灌溉对土壤氮磷淋失影响加剧的实际情况。频繁的监测能够更及时地掌握土壤养分动态,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具体应用时,农户应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合理安排土壤取样时间。例如,在梅豆定植初期、开花期以及采收前期这三个关键阶段,分别进行土壤样品采集。每次取样时需注意保持取样点位置一致,确保数据对比的有效性。同时,实验室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种植户,指导其调整施肥方案,减少氮磷肥过量施用导致的淋失风险。
此外,还应结合田间实际观察情况,如降雨强度、灌溉水量等因素,灵活调整监测频率。比如在连续阴雨天气后,可适当增加监测次数,以便快速评估土壤养分流失状况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严格执行新的监测频率要求,可以有效降低秋冬茬梅豆生产过程中的氮磷污染风险,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