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致密砂岩储层水锁损害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流程、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水锁损害的评价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valuation of Water-Lock Damage in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致密砂岩储层水锁损害评价技术要求(TGRM 069-2023)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为评估和减少水锁损害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指导。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水锁损害定量评价方法”的变化,并详细解读其应用。
水锁损害定量评价方法的变化
在TGRM 069-2023的新版标准中,对于水锁损害的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显著改进。与旧版相比,新版更加注重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同时引入了更先进的分析工具和技术手段。
# 主要变化点
1. 测试条件的严格化
新版标准对实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压力、温度以及流体性质等参数需严格按照实际作业条件设定。这确保了实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现场情况,避免因模拟误差导致的误判。
2. 多维度数据分析
除了传统的渗透率损失百分比计算外,新版还增加了基于核磁共振(NMR)技术和CT扫描技术的数据采集环节。这些新技术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孔隙结构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水锁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3. 综合评分体系
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操作,新版建立了综合评分体系。该体系结合了物理化学吸附量、毛管压力曲线等多个指标,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得出最终评价分数。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也为后续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 应用实例解析
假设某油田正在进行一口水平井压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产水量异常增加且产量下降明显。根据上述评价方法,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工作:
1. 样品准备
从目标地层取出代表性岩芯样本若干块,并将其置于恒温恒湿箱内预处理至平衡状态。
2. 基础测试
使用高压气体渗透仪测定干燥状态下岩芯的绝对渗透率作为基准值。
3. 注入实验
将模拟地层流体以不同速率注入岩芯内部,记录每个阶段的压力变化及流量数据。同时利用NMR设备同步采集信号波形图谱。
4. 数据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渗透率损失百分比,并结合CT图像观察孔隙堵塞程度。此外还需参考毛管压力曲线来判断是否存在强亲水性矿物颗粒附着现象。
5. 风险评估与对策制定
综合各项指标得分后得出总体风险等级,若达到警戒线则需调整压裂液配方或优化施工参数以减轻潜在危害。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新版标准所提供的这套完整的评价流程极大地方便了现场技术人员快速定位问题根源并及时作出反应。它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为我们未来进一步探索高效环保型完井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