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部矿区地质软岩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的技术原则、设计方法、施工要求及监测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西部矿区类似地质条件下软岩巷道的围岩控制与支护工程。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Control of Larg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n Geological Soft Rock Roadways in Western Mining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GRM 067-2023《西部矿区地质软岩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指南》的新版中,有一项重要的修订内容是关于“锚杆支护参数设计”的优化。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锚杆长度、间距以及预应力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这直接关系到巷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以锚杆长度为例,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软岩条件下的锚杆长度设定较为宽泛,通常建议根据经验值来确定。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导致部分区域因锚固不足而引发围岩变形问题。新版标准则引入了基于围岩力学特性的计算公式,明确规定了不同围岩类别下锚杆的最小长度。例如,在III类围岩条件下,锚杆长度不得少于4米,并且需要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其有效性。
这一改变的意义在于提高了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首先采集准确的地质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岩体强度、裂隙发育程度等信息,然后依据公式精确计算所需锚杆长度。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锚杆安装质量,避免出现松动或偏斜现象;二是定期监测巷道周边位移情况,及时调整支护方案。
总之,锚杆支护参数的设计是保证软岩巷道稳定的关键环节之一。新版标准通过对锚杆长度等关键指标的细化规定,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指导,有助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降低长期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