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制造
  • TQGCML 2010-2023 3D打印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TQGCML 2010-2023 3D打印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3D打印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增材制造金属粉末
    24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0.2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3D打印用粉末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通过特定工艺制备的用于3D打印的金属粉末材料。
    Title:3D Printing Powder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 封面预览

    TQGCML 2010-2023 3D打印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 拓展解读

    在探讨TQGCML 2010-2023《3D打印粉末及其制备方法》的标准时,我们可以聚焦于“粒度分布要求”的变化,这是3D打印粉末性能优化中的关键指标之一。

    从2010版到2023版,粒度分布的要求经历了显著调整。旧版标准中,粒度分布范围较为宽松,仅规定了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之间的区间,但并未对中间粒径的具体占比作出严格限定。这种设定虽然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但也导致部分产品的批次间一致性较差,影响了最终打印件的质量稳定性。

    新版标准则引入了更细化的分类体系,具体表现为增加了D50(中位粒径)和D90(累积分布达到90%时对应的粒径)的具体数值区间,并且明确了不同应用领域的粒度分布偏差允许值。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使用的粉末,其D50需控制在45±5微米范围内,而消费级产品则可以放宽至60±10微米。这样的改动旨在确保粉末颗粒的均匀性,从而提升打印过程中的铺粉平整度与成形精度。

    对于这一条文的实际应用,企业应当首先建立完善的检测机制,采用激光衍射法或动态图像分析技术定期监控生产流程中的粒度分布情况。一旦发现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应立即排查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磨设备参数设置不当或是原材料质量波动所致。此外,在制定生产工艺时,还需考虑到后续热处理步骤可能带来的颗粒长大效应,提前预留调整空间以满足最终规格需求。

    通过严格执行新版标准中关于粒度分布的规定,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端制造行业如医疗植入物和精密机械部件制造方面,粒度分布的一致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QGCML 2008-2023 储材增效的3D打印平台及装置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