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多花黑麦草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整地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盐碱地条件下多花黑麦草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Ryegrass on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SAASS 132-2023盐碱地多花黑麦草生产技术规程》中新旧版本中关于土壤改良措施的关键变化,通过具体案例来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主要依赖于单一的化学改良剂使用,比如石膏和硫酸亚铁等物质。然而,在新版标准中,更加注重综合性的生态修复策略,强调了植物与微生物联合改良的重要性。例如,新增了利用耐盐植物如碱蓬、盐地碱蓬等进行先期种植以降低土壤含盐量的方法,并结合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结构。
以某盐碱化严重的农场地块为例,该地块PH值高达8.5,全盐含量超过0.6%。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首先选择耐盐性强的碱蓬作为先锋作物进行播种,每亩播种量控制在3公斤左右。同时配套施用含有解磷、解钾功能的复合菌肥,每亩用量约为50公斤。经过一个生长季后,监测数据显示土壤PH值下降至7.8,全盐含量降至0.45%,达到了适宜多花黑麦草生长的标准。
这一改变不仅提高了土壤改良的效果,还减少了化学改良剂长期使用的潜在环境风险,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这样的实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版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