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心肌梗死电子病历数据集中住院医嘱部分的数据元属性、数据结构、数据值域和定义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心肌梗死电子病历数据的采集、存储、共享和交换。
Title:Myocardial Infarction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Dataset Standard Part 12: Inpatient Ord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心肌梗死电子病历数据集标准TCHIA 53.12-2024在住院医嘱部分对数据内容和格式进行了重要调整。其中,新增了“抗凝治疗方案”这一项内容,这是2024版较之前版本的一大亮点。
\"抗凝治疗方案\"要求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的所有抗凝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及疗程时长。例如,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需要记录是否使用了肝素、低分子肝素以及溶栓药物等信息。这项数据有助于临床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抗凝治疗情况,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以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其住院期间接受了以下抗凝治疗:
1. 入院后立即给予普通肝素静脉注射,剂量为80U/kg,每4小时一次;
2. 第二天改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两次,每次0.4ml;
3. 第五天开始口服华法林,初始剂量为3mg/日,根据INR值调整剂量。
按照新标准,这些信息应完整记录在电子病历中,包括药物名称(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剂量(如80U/kg、0.4ml、3mg)、给药途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及疗程时长(第1-4天、第5天起)。这不仅便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还为科研统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