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绒螯蟹一龄蟹种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中华绒螯蟹一龄蟹种的池塘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Pond Culture of One-year-old Crab Seed of Eriocheir si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华绒螯蟹一龄蟹种池塘养殖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在TKYO 002-2023标准中,有一条关于放养密度的重要修订值得重点关注。新版本将放养密度从每亩500只调整为400只。
这一调整基于近年来对中华绒螯蟹生长规律的新认识。降低放养密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蟹种的生长环境,减少个体间的资源竞争。具体应用时,养殖者应根据池塘的实际条件来确定最终的放养数量。例如,对于水质较好、溶氧充足且饵料供应充足的池塘,可以接近400只的标准值;而对于条件稍差的池塘,则需要适当减少放养量。
在实际操作中,合理控制放养密度还需结合其他管理措施。比如,加强水质调控,定期检测水体溶氧、pH值等指标,并及时采取增氧、换水等措施;科学投喂,根据蟹种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适时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同时,注意病害防控,定期巡塘观察蟹种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通过遵循新的放养密度标准并配套相应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中华绒螯蟹一龄蟹种的养殖成活率和品质,从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