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电池组散热装置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及其他新能源领域中使用的电池组散热装置。
Title:New Energy Battery Pack Cooling Dev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能源电池组散热装置的标准更新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在TQGCML 1828-2023与前版标准对比中,新增的“热失控防护结构设计要求”尤为值得关注。这一条款对保障电池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5.3.4条为例,该条明确了热失控防护结构的具体指标和测试方法。首先,防护结构需具备不低于60分钟的延时性能,在此期间电池温度不应超过150℃。其次,材料耐火等级需达到A级,且燃烧产气体积不得超过10L/min。
实际应用中,企业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选用耐高温、阻燃性好的复合材料,如陶瓷纤维与金属箔结合体;二是优化结构设计,确保气流通道顺畅并留有足够缓冲空间。此外,还需通过温控传感器实时监控内部温度变化,并设置三级预警机制。
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提升产品安全性,也是应对行业监管趋严的必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