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焊剂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焊剂材料中二氧化硅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Welding flux -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silica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52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JBT 7948.1-2017 焊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是一项针对焊接材料中二氧化硅含量检测的标准规范。该标准的出台旨在为焊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准确的技术依据,确保焊接过程中的材料性能符合相关要求。焊剂作为焊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二氧化硅作为焊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直接影响焊缝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氧化硅(SiO₂)是焊剂中常见的氧化物成分,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化学稳定性。它在焊接过程中能够有效保护熔池,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对金属的影响,从而提高焊缝的强度和韧性。此外,二氧化硅还能改善焊缝的润湿性,减少裂纹的产生,因此其含量的精确测定对于焊剂质量的把控至关重要。
《JBT 7948.1-2017》规定了多种测定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包括重量法、容量法和光谱法等。其中,重量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其原理是通过将样品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可称量的形式,进而计算其含量。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但需要较高的实验精度。
某大型造船企业曾因焊剂中二氧化硅含量不达标导致焊缝出现裂纹问题。通过采用《JBT 7948.1-2017》标准,企业对焊剂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并调整了二氧化硅的添加比例。经过改进后,焊缝的抗拉强度提升了15%,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85%提高到98%。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该标准在实际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JBT 7948.1-2017》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保障焊接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的测定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升焊剂的性能,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