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软件中容器运行时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安全性及兼容性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工业软件开发、部署和运维过程中使用的容器运行时环境的设计、实现与评估。
Title:Industrial Software - Container Runtim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IA 037.4-2023工业软件容器运行时规范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优化。其中,关于容器镜像签名验证机制的变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相比旧版标准,新版对这一机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具体来说,TSIA 037.4-2023明确规定了所有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中的容器镜像都必须经过数字签名,并且该签名需由可信证书颁发机构签发。此外,在运行时环境中,还要求实现对镜像签名的有效性实时校验功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变化的实际应用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实施:
1. 选择合适的数字签名算法:根据最新的加密技术发展趋势以及行业最佳实践,推荐使用RSA-2048位及以上或者ECC-256位及以上的公钥基础设施(PKI)体系来生成和管理密钥对。
2. 建立企业内部CA(Certificate Authority):如果尚未拥有自己的CA系统,则需要尽快部署一个符合国标要求的企业级CA平台。这将确保生成的所有数字证书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权威性。
3. 制定详细的签名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哪些类型的文件需要被签名、何时需要重新签署、如何处理已撤销的证书等细节问题。这些都需要提前规划好并形成文档记录下来。
4. 集成到现有CI/CD流程中:在持续集成与交付过程中加入自动化的签名环节,确保每次构建完成后都会自动生成对应的数字签名,并将其附加到最终发布的镜像包当中。
5. 部署运行时验证服务:为每个目标服务器安装支持实时检查镜像签名状态的服务端程序。当接收到新的容器请求时,该服务会自动比对当前镜像是否拥有有效期内的合法签名,只有通过验证后才能允许其启动运行。
6. 定期审计与维护:定期回顾整个系统的运作情况,及时更新已过期的证书,并移除不再使用的私钥材料以减少潜在风险。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基于容器技术的工业软件整体安全性水平,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