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原料药及中间体连续制造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方法和验证程序。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连续制造工艺生产原料药及中间体的企业及相关机构。
Title:Guiding Principles for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of API and Intermediates TPIAC 00001-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PIAC 00001-2023 原料药及中间体连续制造指导原则》中新旧版关于“过程分析技术(PAT)应用要求”的差异为切入点,进行深入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对PAT的要求较为笼统,仅强调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监测作用。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PAT需贯穿于原料药及中间体连续制造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运行和维护阶段,并且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PAT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例如,在设计阶段,应利用PAT工具进行风险评估,优化工艺参数;在运行阶段,实时监控关键质量属性,及时调整工艺条件;在维护阶段,定期校验PAT设备,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我们来看一个具体案例:某制药企业在实施连续制造过程中,最初未充分运用PAT技术,导致产品质量波动较大。后来依据新版标准要求,引入了先进的PAT系统,不仅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还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了反应条件,显著提升了产品收率和纯度,同时降低了不合格品率。这表明,新版标准对PAT应用的细化规定,为企业提供了更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