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古法酱牛肉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牛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古法酱牛肉产品。
Title:Ancient Method Braised Beef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古法酱牛肉在传统中式烹饪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制作工艺复杂且讲究,是检验食品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能力的重要项目。TCMATB 9011-2023《古法酱牛肉》标准对这一传统食品进行了系统规范,其中关于酱制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的调整是一大亮点。
以“酱制时间”为例,新旧版标准在此项上存在显著差异。旧版标准仅规定了最低酱制时间为4小时,但未明确上限及具体影响因素;新版标准则细化为6至8小时,并补充说明:当肉块厚度超过5厘米时,需适当延长酱制时间至8小时以上,确保内部充分入味且熟化均匀。
这种改变基于现代食品安全理念和实际生产经验。长时间酱制能够使调味料更深层次渗透进肉质内部,同时通过高温作用有效杀灭细菌,提高产品安全性。例如,在实际操作中,若酱制时间不足,则可能导致部分区域盐分浓度过高或微生物残留超标。因此,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口感层次,也增强了保质期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应用此条文,企业应配备精确计时设备并制定标准化流程。此外,还需结合原料特性灵活调整酱制条件,比如采用分段式加热策略——先快速升温至80℃保持1小时,再降至70℃继续炖煮,这样既能缩短总耗时又可保证效果。总之,准确把握酱制时间是制作高品质古法酱牛肉的关键所在。